次韵陈彦实游罗汉寺

林泉近城市,而无城市人。
携壶散游屧,心境同一春。
何必事幽讨,辞家入西秦。
西秦苦迢递,劳我金闺身。
不如远公社,醉倒人不嗔。
百年电明灭,万事蠖屈伸。
所以古达士,死葬陶者邻。
或者为瓮盎,尚得日饮醇。
岂比夷与齐,忍饥以求仁。
吾生幸未化,有酒勿厌频。
一杯复一杯,浩歌落梁尘。
但问客醉醒,不问疏与亲。
君看北邙墓,松柏多为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陈彦实游罗汉寺》是宋代诗人俞德邻的作品。下面将深入探讨这首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以及它在文学史上的意义和影响:

  1. 作者简介
  • 作者俞德邻:俞德邻,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其词作以婉约著称,善于抒发个人情感。他的作品在宋代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陈彦实的游历:陈彦实是宋代的一位著名僧人,他的游历活动不仅展现了他对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他对于世俗纷扰超然物外的人生观。他的游记诗常常蕴含深刻的哲理,表达了作者对人生、自然的独到见解。
  1. 诗歌原文
  • 首句“林泉近城市,而无城市人。”描绘出一幅宁静而又喧嚣的城市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城市生活的复杂感受。城市的繁华与自然的美好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 “携壶散游屧,心境同一春。”这句描绘了诗人在闲暇之余,带着酒壶随意漫步的情景,心境与春天的景色融为一体,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的闲适与自在。
  • 最后两句“何必事幽讨,辞家入西秦。”反映了诗人对于追求高深学问或隐逸生活的看法,认为不如享受当下的生活,不必刻意寻求精神上的提升或隐居以求。
  1. 诗歌的艺术特色
  • 情景交融: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相结合,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这种情景交融的手法是古典诗歌的重要特征之一。
  • 语言简练:诗歌用词简洁而富有韵味,通过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如“林泉近城市”一句,通过对“林泉”与“城市”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城市生活的无奈之情。
  1. 作品赏析
  • 情感深度:诗歌中蕴含着深厚的情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理想的追求。
  • 哲学思考:诗人不仅仅是在写景,更是在通过景抒发自己对生命、对社会、对自然的思考。如“百年电明灭,万事蠖屈伸。”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1. 写作背景
  • 创作时间:这首诗的创作年代不详,需要根据其他史料进行考证。
  • 创作地点:据史料记载,诗人可能居住在当时的首都汴京(今开封),这为他的创作提供了独特的地理和文化环境。
  1. 文化意义
  • 反映社会风貌:通过这首诗不仅可以了解到宋代社会的风貌,还可以洞察到那个时代人们的思想动态和审美趣味。
  • 传承国学精神:《次韵陈彦实游罗汉寺》作为一首古典诗词,其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国学精神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学习和欣赏这样的作品,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次韵陈彦实游罗汉寺》不仅是一首表达诗人情感和哲思的诗歌,也是一部展现宋代社会生活和文化风貌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欣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的文化和社会背景,同时也能体会到古典诗词的魅力和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