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君声名天宇窄,与君俱是荆湖客。
向来相闻不相值,长安城中乃相识。
论文要得文中天,邯郸学步终不然。
如君笔墨与性合,妙处特过苏李前。
我如切切秋虫语,自诡平生用心苦。
神凝或与元气接,屡举似君君亦许。
西湖一曲古墙阴,清坐论诗夜向深。
见谓人间有公等,不知来者不如今。
乾坤虽大知者少,君不见,古人拙处今人巧。
我徂山林口挂壁,如君合救狂澜倒。
石渠春水绿泱泱,阁下无人白日长。
万里江湖入归梦,子云不愿校书郎。
九华山色梅根渡,半日风帆即秋浦。
六条察吏安用许,幸有千岩作诗侣。
送项平甫倅池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项平甫倅池阳》是宋代诗人姜夔的作品。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项安世从校书郎任上迁池阳通判职的场景,同时也反映了两位友人深厚的友情。
下面将详细解读这首诗:
诗词原文:
项君声名天宇窄,与君俱是荆湖客。
向来相闻不相值,长安城中乃相识。
论文要得文中天,邯郸学步终不然。
知君笔墨与性合,妙处突过苏李前。
我知切切秋虫语,自诡平生用心苦。
神凝或与元气接,屡举似君君亦许。
西湖一曲古墙阴,清坐论诗夜向深。
见谓人间有公等,不知来者不如今。
乾坤虽大知者少,君不见古人拙处今人巧。
我徂山林口挂壁,如君合救狂澜倒。
石渠春水绿泱泱,阁下无人白日长。
万里江湖入归梦,子云不愿校书郎。
九华山色梅根渡,半日风帆即秋浦。
六条罕吏安用许,幸有千岩作诗侣。诗词解析:
- 首联“项君声名天宇窄,与君俱是荆湖客”:这里提到项安世的声名虽广,但与自己一样,都是来自荆州和湖区的客人,意味着两人虽然相隔甚远,但都以学问和才华自傲,有着相似的志趣。
- 颔联“向来相闻不相值,长安城中乃相识”:表达了尽管他们之间有过交流,但在长安城中却因为各种原因未能相见,这增添了彼此之间的神秘感和距离感。
- 颈联“论文要得文中天,邯郸学步终不然”:强调了在学术上追求真理的重要性,而模仿他人却不能达到真正的境界,这是对项安世的期许,也是对自己文学追求的警示。
- 尾联“乾坤虽大知者少,君不见古人拙处今人巧”:通过对古人拙朴的赞美,表达了对现代浮夸文风的批评,也暗示了作者对知识的追求和坚守。
- 写作背景:
- 作者介绍:姜夔(约1155年—1221年),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江西鄱阳人。南宋词人、音乐家,尤工于词,被推为宋词正宗。他的词集名为《白石道人歌曲》,现存词三十九首,其中两首为《扬州慢》、《凄凉犯》。
- 创作时间:据记载,姜夔在1188年因母亲去世后居丧丁忧,至1193年左右才复起,这段时间内,他可能创作了《送项平甫倅池阳》这首诗。
- 情感寄托:这首诗不仅是对好友项安世的祝福和鼓励,也是姜夔个人情感的抒发,体现了他对文学艺术的执着追求和对友情的珍视。
《送项平甫倅池阳》不仅是一首表达深厚友情的诗词,更是一篇蕴含着丰富哲理和文化内涵的作品。它不仅展现了姜夔深邃的文学造诣和独到的审美情趣,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