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东圃郑震见寄

薄宦来京洛,相逢久更亲。
丹心期为国,白发易催人。
月冷乌惊夜,霜明鸡唤晨。
呤边频自感,还染九衢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东圃郑震见寄》是宋朝诗人施枢的一首五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及其相关内容的详细介绍:

  1. 诗人介绍:施枢,字知言,号芸隐,出生于约公元一二三五年前后。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曾为浙东转运使幕属以及越州府僚。施枢的生平事迹不详,但在宋理宗端平中前后活跃于世。他的代表作包括《芸隐倦游迁》及《芸隐横舟稿》,这些作品均已被收录在四库总目中流传于世。
  2. 诗歌原文:薄宦来京洛,相逢久更亲。丹心期为国,白发易催人。月冷乌惊夜,霜明鸡唤晨。
  3. 诗歌鉴赏:此诗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于国家和时局的深切忧虑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叹。诗中提到“丹心期为国”表达了作者的忠诚与爱国情感;而“白发易催人”则反映了岁月无情、人生易老的哀愁。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深沉的情感,既有对国家未来的担忧,也有对自己年华逝去的感慨。
  4. 写作背景:《和东圃郑震见寄》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施枢的政治生涯有关,他曾在官场上历经坎坷,因此这首诗也可能反映了他对当时政治环境的感受和思考。
  5. 诗词风格:这首诗的风格朴实无华,语言简练而富有力度,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来表达内心的复杂情感,展现了宋代文人的典型风貌。

《和东圃郑震见寄》不仅是施枢诗歌创作的一个代表,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这首诗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还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和个人的命运感慨,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笔宝贵财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