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思院上元日二首 其二

欲趋严跸万重山,且酌清尊庆改元。
穑事何时销剑戟,贤书不用到丘园。
伤心华屋灯如昼,触眼荒涂犬吠昏。
今日江东须管仲,可怜穷寇尚游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静思院上元日二首其二》是宋代诗人洪炎的作品。此诗作于北宋时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的历史背景和作者对国家兴衰和个人命运的感慨。下面是这首诗的原文及赏析:

  1. 作者介绍
  • 洪炎(生卒年不详),字景文,号东阳野客,南宋文学家、史学家,著有《东阳县志》、《宋史拾遗》等。
  1. 诗句原文
    欲趋严跸万重山,且酌清尊庆改元。
    穑事何时销剑戟,贤书不用到丘园。
    伤心华屋灯如昼,触眼荒涂犬吠昏。
    今日江东须管仲,可怜穷寇尚游魂。

  2. 词句解释

  • “欲趋严跸万重山”:意指皇帝出行时,随从众多,如同行走在万丈高山之上,比喻皇帝出行时的庄重与威严。
  • “且酌清尊庆改元”:意味着在庆祝新年之际,举行盛大的宴会以示庆祝。这里的“清尊”指的是酒杯,而“庆改元”则是指庆祝新年的到来。
  • “穑事何时销剑戟”:穑事指的是农业劳作,销剑戟则意味着结束战争,恢复和平。这句话表达了希望战争早日结束,百姓能够安居乐业的愿望。
  • “贤书不用到丘园”:贤书指的是有益于治国的书籍或知识,丘园是指乡村田园。这里表示即使拥有这些宝贵的书籍和知识,也难以逃离战乱带来的苦难,只能在乡间过着贫困的生活。
  • “伤心华屋灯如昼”:华屋指的是豪华的住宅或者富丽堂皇的建筑,灯如昼则形容灯火通明,照亮了整个建筑。这句话描绘了战乱之后,人们流离失所,家园破败的景象。
  • “今日江东须管仲”:江东指的是今天的江苏地区,管仲则是春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曾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这里借用管仲的形象,表达了希望出现一位能治理国家的杰出人物,带领人民走向繁荣昌盛的愿望。
  • “可怜穷寇尚游魂”:游魂指的是游荡的灵魂,这里形容那些流离失所的人们仍然四处漂泊,生活无依。这句话表达了深深的同情,对那些依然生活在战乱中的人表示惋惜。

洪炎的《静思院上元日二首其二》是一首充满历史感与现实关怀的诗作。通过对北宋时期社会的深刻反映,以及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兴衰、民族命运的关注以及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这首诗不仅是对历史的回望,也是对未来的期盼,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成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