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信文早春韵 其二

丘壑幽怀日已蹉,宁论邻女戏投梭。
干戈未戢贪修怨,玉帛还留误讲和。
恩许养痾徒受粟,老来便静任张罗。
春回又起江湖念,愿致山翁一叶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信文早春韵·其二》是南宋诗人洪皓的作品。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对战争的反思以及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以下将从诗的内容、艺术手法和历史背景三方面进行介绍:

  1. 诗的内容
  • 描绘自然景观:诗的第一句“丘壑幽怀日已蹉”描绘了自然的宁静与深远,表达了作者对于大自然深深的感慨和敬仰。
  • 反映社会矛盾:第二句“宁论邻女戏投梭”则反映了战争带来的破坏,以及人们对于和平生活的渴望。
  • 表达个人情感:第三句“干戈未戢贪修怨”,表达了作者对于战乱中人民遭受的痛苦的同情。同时,“玉帛还留误讲和”也暗示了作者对于政治纷争和外交误策的不满。
  • 描写归隐生活:“恩许养痾徒受粟”,表达了作者希望过上悠闲自得、远离尘嚣的生活,享受自然赐予的恩泽。“老来便静任张罗”,更是展现了作者晚年的心境,愿意静享天伦之乐。
  1. 艺术手法
  • 意象运用:《次信文早春韵·其二》中的“春风”、“桃李”、“江湖”等意象,不仅美化了诗歌的语言,更赋予了作品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
  • 对比手法:诗中通过对战争与和平、混乱与安宁、个人与社会的对比,加深了主题的表现力。
  • 借景抒情:诗中的景物描写往往寄托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使得诗歌具有更强的感染力和共鸣感。
  1. 历史背景
  • 宋代环境: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这一时期的政治动荡、社会不安,为诗人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 文人心态:南宋文人普遍面临着国家兴衰、个人命运的双重压力,他们的作品往往带有强烈的时代印记和个人色彩。
  • 文化交融:宋词作为当时文学的代表,其风格多变、意境丰富,为宋诗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次信文早春韵·其二》不仅展现了作者洪皓深邃的思想感情和高超的艺术技巧,而且也是研究宋代文化、社会、历史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和人文精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