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宗皇帝挽词 其五

祸转妖氛灭,天催五鼎烹。
只知江饮马,岂料观封鲸。
士感亲征诏,神扶义战兵。
干戈俄载戢,遗恨不收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高宗皇帝挽词·其五》是南宋第二位皇帝赵慎的作品,创作于其逝世时。此诗通过哀婉的笔触,表达了作者对高宗皇帝的哀悼之情和对其一生功过的评述。下面是对该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赵慎(1127年11月27日―1194年6月28日),初名伯琮,后改名瑗,赐名玮,字元永,宋太祖赵匡胤七世孙、宋高宗赵构养子。南宋第二位皇帝、宋朝第十一位皇帝,生于福建福州府侯官县,卒于浙江杭州。
  2. 作品原文:《祸转妖氛灭,天催五鼎烹。只知江饮马,岂料观封鲸。士感亲征诏,神扶义战兵。干戈俄载戢,遗恨不收京。
  3. 作品译文:祸乱转变,妖氛消散,天意催人五鼎烹煮。只知道江边饮酒,却不知观看大鲸鱼。士人感受到朝廷征兵的诏令,神灵扶助义战的士兵。兵器逐渐停止使用,留下遗憾无法收复京城。
  4. 作品鉴赏: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作者通过对高宗皇帝生平的回顾与评价,表达了对皇帝的深深怀念和敬仰之情。同时,也揭示了历史上一些君主在面临国家危机时的态度和行动,引发读者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思考。

《高宗皇帝挽词·其五》不仅是一首表达哀思的诗歌,还是一部反映历史事件和文化内涵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和分析,不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还可以从中汲取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