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韵亭

紫极宫下春江横,紫极宫中百尺亭。
水入方洲界玉局,云映连山罗翠屏。
小楷四声馀翰墨,主人一粒尽仙灵。
文箫采鸾不复返,至今神界花冥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写韵亭》是宋代诗人洪朋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韵律和意境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艺术创作的追求。下面将详细介绍《写韵亭》及其作者:

  1. 作者简介
  • 洪朋,字龟父,是宋洪州南昌人,与黄庭坚有甥舅之亲。他不仅在文学上有极高的造诣,还是黄庭坚门下的才子之一。尽管两度科举不第,但他从未放弃对诗歌的追求。他的一生虽短暂,却留下了许多传世之作。
  1. 诗歌原文
    紫极宫中春江横,紫极宫下水入方洲。
    小楷四声馀翰墨,主人一粒尽仙灵。
    文箫采鸾不复返,至今神界花冥冥。

  2. 诗歌解析

  • 《写韵亭》通过描绘紫极宫的壮丽景观以及仙人文箫采鸾的传说故事,体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美好。诗中“水入方洲界玉局,云映连山罗翠屏”等句子,生动地勾勒出一幅山水交融的画面,使人仿佛置身于那仙境之中。
  • “文箫采鸾不复返,至今神界花冥冥”则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及对神秘仙界的向往。这种对古典神话和仙境的描绘,不仅增添了诗歌的神秘色彩,也反映了当时文人的审美情趣。
  1. 诗歌的艺术特色
  • 《写韵亭》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成就。其音律和谐、节奏鲜明,读来朗朗上口。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水入方洲”和“云映连山”,这些画面既具象又充满诗意,使读者能够在脑海中构建出一个美丽的景象。
  • 此外,诗人还巧妙地将自然界的美景与人的情感相结合,通过描述仙女和书生的故事,传达了一种超越现实的美感。这种表现手法使得整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更是一种情感的抒发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 诗歌的历史文化背景
  • 在宋代文化背景下,诗歌不仅是表达个人情感的工具,更是反映社会风尚和审美趣味的重要载体。洪朋的这首《写韵亭》恰好反映了那一时期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 同时,作为宋代文人的代表,洪朋的作品也体现了那个时代特有的文化气质和生活态度。通过《写韵亭》,可以窥见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与艺术创作的独到见解和深刻感悟。

《写韵亭》作为宋代洪朋的作品,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深情描绘,也是对艺术创作的一种独特探索和追求。它不仅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才华,也为后人提供了了解宋代文化的窗口。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欣赏,不仅可以感受到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艺术追求,也能深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