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玉父鸿父看池边梅

官梅一树小池头,春意冲寒破客愁。
花萼生光动诗兴,全胜何逊在扬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同玉父鸿父看池边梅》是宋代诗人洪朋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同玉父鸿父看池边梅》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的诗,更蕴含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洪朋(1023年—1085年),字龟父,南宋诗人。宋洪州南昌人,黄庭坚甥。两举进士不第,终身布衣。工诗,与弟洪刍、洪炎、洪羽俱有才名,号四洪。年仅三十八而卒。
  1. 诗歌原文
    官梅一树小池头,春意冲寒破客愁。
    花萼生光动诗兴,全胜何逊在扬州。

  2. 诗歌解析

  • 第一句:“官梅一树小池头”,描绘了一幅冬末春初的景象,官梅即指庭院中的一株梅树,位于池塘之畔。这里的“小池头”暗示了环境清幽,为诗人提供了一个静谧的背景。
  • 第二句:“春意冲寒破客愁”,表达了诗人在严寒中观赏梅花时,春天的气息驱散了他的忧愁,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力量。
  • 第三句:“花萼生光动诗兴”,通过“花萼生光”这一形象生动的比喻,表现了梅花开放时的生机勃勃,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和动感。
  • 第四句:“全胜何逊在扬州”,这句话直接将梅花与唐代诗人何逊的《扬州早梅》相比较,表明自己的作品在赞美梅花之美方面丝毫不逊色于古人。

《同玉父鸿父看池边梅》不仅是一首简单的咏物诗,更是一种情感的流露和文化的传承。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赏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宋代诗歌的魅力,以及诗人如何通过自然景观来抒发个人情感和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