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朱氏郊居

东冈接钓矶,有客偃郊扉。
绕舍喧流水,当窗识翠微。
溪田香稌熟,霜树晚桃稀。
半日挥尘袂,停车不记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经朱氏郊居》是宋代诗人胡宿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田园风光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向往。以下是这首诗的详细解析:

  1. 诗歌原文
  • 东冈接钓矶:东面的山冈连接着钓鱼台,这是诗人所处的地理位置。
  • 有客偃郊扉:有客人在山冈上的门扉上休息。
  • 绕舍喧流水:环绕着屋子的溪流声喧闹而和谐。
  • 当窗识翠微:当窗可见青翠的山峦。
  • 溪田香稌熟:溪边的田地里,成熟的稻谷散发着香气。
  • 霜树晚桃稀:傍晚时分,稀疏的树木上挂着霜,桃子也渐渐稀少。
  • 半日挥尘袂:诗人半日时间都挥动着袖子,尽情享受这宁静的时光。
  • 停车不记归:诗人停车驻足,忘却了回家。
  1. 诗的意境与象征
  • 自然之美: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种超然脱俗的境界。诗人将山水、田野和果实等自然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幅和谐的画面,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世的静谧之地。
  • 隐逸生活:诗中多次出现“有客”和“停车不记归”的句子,暗示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他渴望摆脱世俗的纷扰,寻找一片属于自己的宁静天地,过上隐居的生活。
  • 时间感伤:诗中的“晚桃稀”和“霜树”等词语,透露出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感伤。他似乎在感叹时间的流逝,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无法挽留的无奈。
  1. 艺术风格
  • 简洁明快:整首诗语言简练,结构紧凑,没有过多的修饰和雕琢,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
  • 对比鲜明:诗中通过对比山水、田野和果实的不同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效果,增强了诗的艺术表现力。
  1. 历史背景
  • 宋代社会风气: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文人墨客活跃的一个时期,文人追求自然美和精神自由成为当时的一种风尚。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胡宿的创作也反映了当时的文化氛围。
  1. 主题思想
  • 对自然的赞美: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的隐居意象和对时间流逝的感叹,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1. 文学价值
  • 艺术成就:胡宿作为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他的诗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这首诗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鲜明的对比手法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经典之作。

《经朱氏郊居》不仅展现了作者对田园风光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还反映了宋代文人的文化风貌和社会心态。《经朱氏郊居》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佳作,值得人们深入品味和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