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苑观双竹

瑞植昭天产,祥枝感帝临。
均承元化力,同抱岁寒心。
异禀笙箫质,全包律吕音。
孤根皆出地,劲节约成林。
蒙润非烟近,含滋御水深。
风前交吐籁,月底互翻阴。
秋实思威凤,春条宿绮禽。
留观停翠葆,托赏集华簪。
苍震犹乘卦,商岩近作霖。
天支从此茂,长覆玉山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后苑观双竹》是宋代诗人胡宿创作的一首五言排律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颂扬和对高洁品质的向往。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特点以及它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1. 诗歌原文
    瑞植昭天产,祥枝感帝临。
    均承元化力,同抱岁寒心。
    异禀笙箫质,全包律吕音。
    孤根皆出地,劲节约成林。
    蒙润非烟近,含滋御水深。
    风前交吐籁,月底互翻阴。

  2. 诗歌赏析

  • 主题:胡宿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于道德品质的追求。诗中“瑞植昭天产”指的是自然界的美好事物,而“祥枝感帝临”则象征着这些美好的事物得到了至高无上的恩泽。
  • 艺术特色:胡宿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异禀笙箫质,全包律吕音”中的“异禀笙箫质”比喻了竹子的高洁品质,而“全包律吕音”则形容其音韵悦耳动听,能够和谐地融入音乐之中。
  • 情感表达: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审美追求。诗人通过对竹子的赞美,反映了自己对于高洁品质和美好事物的向往。
  1. 背景知识
  • 胡宿生平:胡宿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他的诗歌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怀为主,同时也涉及一些社会现实问题。
  • 诗歌风格:胡宿的诗歌风格独特,擅长运用典故和比喻,使得作品既有深度又富有文采。
  1. 文化价值
  • 国学传承:《后苑观双竹》作为文学作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样的作品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国学。
  • 审美教育: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培养人们的审美情趣和对自然的感悟能力。
  1. 历史影响
  • 文学史地位:胡宿的这首诗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被后世学者广泛研究和传颂。
  • 读者接受度:不同时代的读者对于这首诗的理解和感受各不相同,但都能感受到诗人所表达的美学追求和道德情操。

胡宿的《后苑观双竹》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自然诗歌,也是一首充满哲理和道德寓意的作品。它不仅展示了胡宿卓越的文学才华,也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于学习和欣赏古代诗歌的人来说,这首诗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