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原甫侍读从幸后苑观稻之什

稼殿秋香熟,烟畦早景鲜。
玉虬乘暇日,铜雀报丰年。
压地黄云重,含风宝粒坚。
三登繄帝力,一豫俯天田。
幸厕标章读,仍陪从跸宣。
赐禾知礼厚,视草觉恩偏。
釐席思前问,经帷惜外迁。
妙诗深雅意,王政食为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原甫侍读从幸后苑观稻之什》是北宋诗人胡宿所作的一首五言排律。下面将详细解读这首诗的各个方面:

  1. 作者介绍
  • 胡宿(995—1067),字武平,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登进士第。
  • 胡宿历官翰林学士等职,官至枢密副使。卒谥文恭,有《文恭集》传世。他的诗作在宋代文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其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和社会状况。
  1. 诗歌原文与注释
  • 《和原甫侍读从幸后苑观稻之什》是胡宿对宋代皇帝南巡期间观赏稻田的记录。全诗如下:
    稼殿秋香熟,烟畦早景鲜。
    玉虬乘暇日,铜雀报丰年。
    压地黄云重,含风宝粒坚。
    三登繄帝力,一豫俯天田。
    幸厕标章读,仍陪从跸宣。
    赐禾知礼厚,视草觉恩偏。
    釐席思前问,经帷惜外迁。
    妙诗深雅意,王政食为先。
  • 注释:此诗描述了皇帝南巡期间,胡宿跟随原甫侍读一起前往后苑观看稻谷生长的景象。诗中描绘了秋天的稻田景色,以及丰收的喜悦。同时表达了诗人对皇帝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1. 诗歌赏析
  • 这首诗是一篇描写皇帝南巡时观看稻田生长的记事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天稻田的美丽和丰收的喜悦。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色彩和形象,如“稼殿秋香熟”中的“稼殿”象征帝王之宫,而“秋香”则指稻谷成熟时的香气。
  • 诗句“三登繄帝力,一豫俯天田”表现了皇帝对农业的重视和对农民的关怀。这种关注不仅体现了王政的仁政,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粮食生产的依赖。
  • “赐禾知礼厚,视草觉恩偏”表达了诗人对皇帝赏赐的感激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古代官员对于皇帝恩泽的敬畏和感恩。
  1. 写作背景
  • 此诗创作于北宋时期,具体时间不详。诗中通过皇帝南巡时观稻的场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氛围和文化特色。
  • 胡宿作为当时的文人,有机会近距离观察皇帝的活动,并有机会记录下这些珍贵的历史时刻。因此,他创作的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经历的回忆,也是对当时政治和社会状况的反映。

《和原甫侍读从幸后苑观稻之什》不仅是一首描述皇帝南巡时观看稻田的诗作,更是一部充满历史和文化价值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深入理解宋代的文化背景和诗人的思想情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