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着人间半点愁,每于胜处一凭楼。
吟边只欠林和靖,坐上追思马少游。
晕脸芙蕖酣薄暮,低眉杨柳拂新秋。
酒阑拍掌狂歌舞,自是忘机可狎鸥。
西湖会上和赵靖轩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西湖会上和赵靖轩韵》是一首描写西湖美景的宋代七言律诗。胡仲参在西湖上与友人相聚,吟诗作对,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和超脱尘世的闲适心态。
从文学价值来看,这首诗展现了宋代诗词的典型特色,即简洁明快、意境深远。诗中的“不首人间半点愁,每于胜处一凭楼”两句,直接点明了诗人在美景面前所感受到的轻松与自在,无需忧虑世俗烦恼。通过这样的表达,诗人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一个远离尘嚣、心灵得以宁静的意境中。
诗歌的语言风格也值得品味。诗中使用了诸多优美的意象和比喻,如“晕脸芙蕖酣薄暮”,形容荷花在傍晚时分显得格外鲜艳,为西湖增添了几分生动与活力。这种细腻的描述手法不仅增加了诗歌的艺术美感,也使得读者仿佛置身其境,能够感受到诗人眼中的西湖之美。
从文化背景和历史意义来看,《西湖会上和赵靖轩韵》作为宋代文人雅集的产物,反映了当时文人士大夫阶层的生活态度和文化追求。在宋代,文人墨客多有游览名胜、吟咏自然的习惯,而西湖作为当时的著名风景名胜区,吸引了无数文人骚客前来赏景吟诗。胡仲参的这首作品,不仅是对西湖美景的赞美,也是对当时文人群体精神风貌的一种体现。
从艺术手法来看,胡仲参采用了典型的律诗形式,这种格式讲究平仄押韵,节奏鲜明,非常适合表现诗人的情感和对景物的描绘。整首诗结构严谨,语言精炼,通过对西湖美景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哲思的抒发,展现了胡仲参高超的诗歌造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西湖会上和赵靖轩韵》是一首充满艺术魅力的宋代七言律诗,它不仅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态度,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对于有兴趣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和诗歌艺术的人来说,这首诗是值得一读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