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青山阁见寄

诗人无俗事,侵晓访僧居。
山近市声远,楼空松影虚。
耕云虽有地,种药恐无锄。
但学观心法,何须课佛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答青山阁见寄》是宋代诗人胡仲弓的作品,其原文如下:

诗人无俗事,  
侵晓访僧居。  
山近市声远,  
楼空松影虚。  
耕云虽有地,  
种药恐无锄。  
但学观心法,  
何须课佛书。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清晨访问一座位于青山之上的阁楼时所见到的景象。首句点明了诗人没有俗务缠身,而是选择了一个宁静的早晨去拜访僧人的居所。第二句“山近市声远”形象地展现了诗人所处的地理位置与城市喧嚣之间的距离感。第三句“楼空松影虚”则形容了阁楼的空旷和松树影子的虚无,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接下来的两句“耕云虽有地”和“种药恐无锄”,通过对比耕作和种植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劳作的淡泊态度。最后两句“但学观心法,何须课佛书”则是诗人内心追求的体现,他希望学习如何观察和理解自己的内心,而不是过分沉迷于佛教书籍的学习。

《答青山阁见寄》不仅仅是一首诗,它更深刻地反映了诗人的生活理念和精神追求。胡仲弓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追求心灵自由的境界,给读者带来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和深刻的思考。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宋代文学及其表达方式,同时也能体会到中国古代文人对自然、生活和内心的独到见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