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望月呈诸友

长空万里琉璃滑,冰轮碾上黄金阙。
清光烁尽满天星,桂枝摇落蟾蜍活。
故园此夕尽翘首,望杀阴精眼沥血。
乌鹊绕树飞且鸣,世间昼夜无分别。
诗人兀坐冰壶中,清气萧萧透毛骨。
玉箫何处招凤凰,更抱琵琶对风拨。
可人来赴今秋期,共举霞觞酌明月。
醉边且尽今宵欢,后会相望隔闽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中秋望月呈诸友》是宋朝文学家胡仲弓的代表作品之一。下面将从多个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详细分析:

  1. 作者背景:胡仲弓作为南宋时期的诗人,他的文学创作不仅体现了个人情感的表达,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精神追求和生活态度。他的诗词作品常常带有一种超然物外、清高脱俗的风格,这与他在宋代社会动荡时期的生活经历密不可分。

  2. 诗歌原文:诗的原文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述,如“长空万里琉璃滑”,“清光烁尽满天星”等,这些诗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敏感观察力,也体现了他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同时,“更抱琵琶对风拨”,这一形象生动的比喻,使得整首诗显得更加富有诗意和画面感。

  3. 文学价值:胡仲弓的作品在当时受到广泛的认可和赞誉,他能够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兴亡紧密相连,通过诗词来寄托自己的抱负和忧思,这种深沉的情感表达方式对于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文学史上,胡仲弓被后人视为宋代重要的文学代表人物之一,其诗词作品至今仍被研究和传颂。

《中秋望月呈诸友》不仅作为胡仲弓的代表作之一,还因其深邃的意境、精湛的技艺和广泛的文化影响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页。读者在品读这首诗的同时,不仅能领略到诗人独特的艺术魅力,也能从中感受到那个时代文人的内心世界及其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