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杂咏十二绝 其五

虏马超江又饮湖,湖中今有卧龙无。
青蛇袖手将何用,漫说飞仙胆气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岳阳楼杂咏十二绝·其五》是宋代著名学者胡寅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作以描绘岳阳楼及其周边的自然风光和历史传说为背景,体现了作者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从文学的角度来看,《岳阳楼杂咏十二绝·其五》以其精炼的文辞和深邃的思想著称。诗中通过“虏马超江又饮湖,湖中今有卧龙无”等句,不仅描绘了岳阳楼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还巧妙地运用了典故,如“卧龙”指的是诸葛亮,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一种缅怀与敬仰。这种借景生情、以史喻今的表达手法在古代文人作品中十分常见,使得作品具有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思想意义。

从艺术特色来看,该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力度,通过对岳阳楼及其周边自然景观的描述,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例如,“朱楼深稳可凭栏,万顷波光一目间”描绘了岳阳楼的雄伟与壮观,使人仿佛置身于那宁静而又壮丽的环境中。同时,诗句中融入了诗人自己的情感体验,如“不见惊鸿偏凤髻,空余天鉴写云鬟”,则表现了一种对过往英雄人物的怀念之情。这种情感的抒发使得诗歌更具有了感染力和共鸣性。

从哲学和伦理层面来看,《岳阳楼杂咏十二绝·其五》还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社会以及自然法则的深刻思考。诗中的“进退存亡皆有义,怀沙处死是何如”等句,表达了一种超越个人得失,关注社会责任和伦理选择的观念。这不仅仅是对屈原沉江自尽行为的赞颂,也是对一种高尚人格的追求和向往。

《岳阳楼杂咏十二绝·其五》不仅是一首诗歌作品,更是一本蕴含丰富历史文化价值和哲学深度的书卷。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读者不仅可以了解到宋代诗歌的独特魅力,还能从中汲取到关于生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