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夕与监务宋皋饮罢踏月观灯用坡老儋州上元韵

赏心乐事巧相违,清坐持枚学数扉。
雁足不来空燕雀,鸰原何在叹蟏蝛。
开怀对酒祛愁破,缓步看灯踏月归。
万里投荒真细事,频年不得戏莱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元夕与监务宋皋饮罢踏月观灯用坡老儋州上元韵》是一首描绘元宵节夜晚赏灯情景的诗歌。这首诗由宋代诗人胡铨所作,表达了作者在佳节之夜与友人共度时光的欢乐心情以及因故未能与家人团聚的遗憾之情。

从诗题“元夕与监务宋皋饮罢踏月观灯用坡老儋州上元韵”中可以看出,这首诗创作于宋朝,具体地点是在儋州。这里的“儋州”指的是今天的海南省儋州市,是一个位于海南岛东部的地区。在古代,儋州是一个相对偏远且不常被提及的地方,但在这首诗中却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背景。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不仅展示了自己身处异地的寂寞和孤独,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节日气氛的喜爱。

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人通过对元宵节夜晚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赏心乐事巧相违”表达了虽然节日的气氛令人愉悦,但有时也会因为种种原因而感到失望。这种矛盾的感受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接着,诗人写到“清坐持枚学数扉”,这里“持枚”可以理解为持杯饮酒,“学数扉”则暗示了诗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在思考人生和哲理。这种描写显示了诗人在享受节日乐趣的同时,也在寻求更深层次的精神满足。

诗中的“雁足不来空燕雀,鸰原何在叹蟏蝛”两句表达了一种深深的哀愁和无奈。在这里,“雁足不来”可能意味着远方的消息不能传达,而“空燕雀”和“叹蟏蝛”则进一步增添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助感。这些描写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戏剧性,也让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元夕与监务宋皋饮罢踏月观灯用坡老儋州上元韵》不仅是一首表达节日喜悦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着深沉情感和生活哲思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化背景下的社会风情和个人情感,同时也能够体会到中国古代文学的艺术魅力和深厚底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