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四日夜月

中秋垂一宿,延颈望金波。
素魄虽微缺,清光已觉多。
圆来殊俯近,观者尚蹉跎。
明夕当如鉴,光华更几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八月十四日夜月》是明代诗人冯裕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通过描绘月亮的光辉和夜晚的氛围,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冯裕,明山东人,生平事迹不详。
  • 他是一位诗人,其作品多以自然景观为题材,语言精炼,意境深远。
  1. 诗歌原文及翻译
  • 犹欠一宵轮未满,紫霞红衬碧云端。
  • 谁能唤得姮娥下,引向堂前子细看。
  1. 诗意解析
  • “犹欠一宵轮未满”表达了月亮还未完全升起的状态。
  • “紫霞红衬碧云端”则描绘了月亮周围的美丽景色,紫色的霞光与红色云朵相映成辉。
  • “谁能唤得姮娥下,引向堂前子细看”则展现了诗人对于月亮的向往之情,希望能够与嫦娥相会,一起欣赏这个美丽的夜晚。

通过对《八月十四日夜月》这首诗的分析,不仅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还能深入了解到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精神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