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石何年出,危亭不日成。
两行分磊落,八顾壮经营。
表里山川秀,朝晡气象清。
江湖俱有趣,天地岂无情。
聚井看棋布,重城视带萦。
望通鱼鳖远,势压凤凰轻。
鸟背飞来见,云头过去平。
屈盘疏一径,浩荡接双盈。
难秘神仙境,兹逢赏识精。
元侯挟馀裕,乐俗沸休声。
物外笼真概,胸中惬雅诚。
有时陵翠霭,极目耸红旌。
九万鹏程近,三千客履荣。
樽罍卑北海,篇咏小宣城。
岘首空多嗜,蓬莱谩自评。
古今为绝观,风月快平生。
览景聪明旷,书铭意思宏。
优游傲圭衮,端正等权衡。
恺悌均吾众,中和得所行。
此心非苟豫,奚愧介之名。
介亭二十韵呈杭守祖龙图
介绍
《介亭二十韵呈杭守祖龙图》是宋代诗人韦骧的作品。这首诗通过对介亭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文化意蕴,体现了作者对家乡山水的深情厚谊以及对于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向往。
从历史背景来看,韦骧生活在北宋时期,一个文化繁荣、社会相对安定的历史阶段。他的诗歌创作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也折射出个人的情感世界。在诗中,“列石何年出,危亭不日成”这两句,通过时间的推移和建筑的完成,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变化的感慨。这种对自然与人文景观交织的描写,既展现了诗人的敏锐观察力,也体现了他对家乡的深厚情感。
从艺术表现手法来看,韦骧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例如,“两行分磊落,八顾壮经营”中的“磊落”形容岩石的形态,“壮经营”则暗示了亭子的建筑之美。这些词汇不仅形象地勾勒出了介亭的外在美,也隐含了作者的内心世界。此外,“表里山川秀,朝晡气象清”一句,则通过对比晨昏时分的景色,进一步突显了介亭周围环境的宁静与美丽。
从文化意义层面来讲,韦骧的这首诗不仅是一首赞美自然的田园诗,更是一种文化传承的体现。诗中所表达的自然之美,不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心灵上的净化。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韦骧传达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这与当时文人倡导的回归自然的生活方式不谋而合。因此,这首诗不仅是对家乡风景的一次美好记录,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深刻反思。
从诗歌的艺术价值来看,《介亭二十韵》以其精炼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瑰宝。它不仅仅是一首诗文作品,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一种文化的传承。通过这首诗,人们可以窥见宋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也能够感受到古人在自然与人文之间寻求平衡的智慧。
《介亭二十韵呈杭守祖龙图》不仅是对介亭自然景观的一次精彩描绘,更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理念的一种诗意表达。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审美趣味以及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这不仅是对古代文学的一次研究,也是对人类文化遗产的一份尊重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