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翠阁 其二

凌翠阁,突兀撑寥廓。
满眼苍烟万里春,忍负十分金凿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凌翠阁其二》是宋代诗人韦骧的一首著名诗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情感,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下面将深入探讨这首诗:

  1. 诗歌原文及翻译
  • 原文:突兀撑寥廓,满眼苍烟万里春。忍负十分金凿落。
  • 翻译:楼体高耸直插云霄,眼前一片茫茫烟雾弥漫。怎能辜负这美好的春天,辜负了那宝贵的时光啊。
  1. 诗歌背景
  • 作者简介:韦骧(生卒年不详),字子骏,钱塘人,北宋时期的一位官员兼诗人。他出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卒于徽宗崇宁四年,享年七十三岁。韦骧以诗文见长,其作品在后世广为传颂。
  • 创作时间:据记载,此诗创作于建中靖国初年,即公元一一一〇一年左右。
  1. 诗歌的艺术特色
  • 意象运用:韦骧在这首诗中巧妙运用了“凌翠阁”这一意象,通过描写楼阁的挺拔与周围环境的和谐融为一体,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 情感表达:通过对春风、金凿等自然景观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惋惜和对春天美景的珍惜之情。这种情感的流露,使得整首诗洋溢着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生活的深深眷恋。
  1. 诗歌的思想内涵
  • 时空观照:韦骧在这首诗中巧妙地将个人的情感与广阔的时空背景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历史长河中美好事物的怀念。
  • 人与自然的关系:诗中的“凌翠阁”、“苍烟万里春”等词汇,生动地描绘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画面,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人与自然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
  1. 诗歌的社会影响
  • 文人学士的推崇:作为宋代文人,韦骧的作品受到了后世文人学者的高度评价。其诗作不仅在当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在后世也成为了研究宋代文化和诗人生平的重要文献资料。

《凌翠阁其二》不仅在艺术上展现了韦骧深邃的文学造诣,更在思想上传递了一种超越尘世纷扰、珍视当下生活的态度。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