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杂兴七首 其三

茸茸小雨弄春晴,已有狂花未见莺。
便使一年惆怅在,晓窗寒梦别轻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日杂兴七首·其三》是宋代诗人唐庚所作,诗中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心情。以下将简要介绍这首诗的内容:

  1. 诗歌原文
    茸茸小雨弄春晴,已有狂花未见莺。便使一年惆怅在,晓窗寒梦别轻盈。

  2. 诗词解析

  • 描写春天的景色:诗中开篇即通过“小雨弄春晴”来表现春天的生机与活力,随后提到“已有狂花未见莺”,暗示了春天花朵盛开的景象,莺歌燕舞,生机盎然。
  • 表达诗人的情感: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己对春天的喜爱以及对即将到来的一年感到的淡淡忧愁。这里的“惆怅在”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郁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 营造氛围: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成功地营造出一个既充满生机又略带忧伤的春天画面,让人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1. 创作背景
  • 作者介绍:唐庚(约1070年—约1120年),字子西,北宋时期眉州丹棱(今属四川眉山市丹棱县)人。他是一位杰出的诗人,曾担任宗子博士、提举京畿常平等职务。然而,唐庚一生坎坷,多次因政治原因被贬谪。他在惠州病逝后,才得赦归乡。
  • 创作时间:据考证,这首诗作于宋徽宗大观年间至北宋灭亡前夕之间,具体年份不详。

唐庚的《春日杂兴七首·其三》不仅以其精湛的艺术手法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心情,更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与深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