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集贤相公摄事出郊

台衮承严祀,传呼出禁城。
扢坛将错事,总驷暂观耕。
盈止逾周颂,康哉叶舜赓。
满篝登大穟,首种达初萌。
行馌家为黍,要朋户捧罂。
川长应万耦,树密尽三荆。
有相神休茂,多欢国誉荣。
馀粮充近甸,遗秉富陪京。
碓罢舂粱熟,机闲织素成。
休牛鸣笛起,会绩远灯明。
路有遗金在,村无吠犬惊。
熙熙难遍纪,徒仰泰阶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集贤相公摄事出郊》是宋代夏竦所作的一首七律诗。夏竦在这首诗中细腻地描绘了集贤相公在郊外处理政务的情景,展现了其庄重与责任。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夏竦的生平背景:夏竦是北宋时期一位著名的文学家,他在文学和政治方面都有所建树,尤其在政治活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他的作品多反映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同时也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和集贤相公摄事出郊》是他在特定时期创作的,反映了他对国家大事的关注以及个人情感的投入。
  1. 诗歌原文与解析
  • 原文展示:“台衮承严祀,传呼出禁城。”首联“台衮承严祀,传呼出禁城”,描述了集贤相公接受祭祀任务的场景。这两句通过“台衮”和“传呼”两个词,形象地勾勒出了一幅庄重而神圣的画面,显示出其在政务中的威严与重要。
  • 诗句赏析:夏竦在这句诗中,不仅表达了对集贤相公的尊敬,还巧妙地运用了“台衮”一词,既指代了集贤相公的身份,也隐含了其官职的重要性。此外,“出禁城”则表明了其职责之重要,不可或缺,突显了其作为政府官员的责任和使命。
  1. 创作背景
  • 政治环境:这首诗创作于宋朝特定的政治背景下。在宋朝,朝廷内外的政治局势复杂多变,集权制度逐渐强化。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官员们需要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和压力,而夏竦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创作了这首诗。
  • 历史事件:夏竦的这首诗很可能与其参与的某些政治活动有关。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集贤相公可能参与了重大的国事活动,如处理国政、外交事务等。因此,这首诗不仅是对这种活动的一种描述,也是对当时政治氛围的映射。

《和集贤相公摄事出郊》不仅是夏竦个人的文学作品,更是宋朝特定历史时期的一个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和文化氛围,同时也可以感受到古代文人的政治责任感和艺术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