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贤堂萧君筑室江上馆李先之先之既没李伯纪其堂曰思贤云二首 其一

扁榜银钩劲,褒题衮相尊。
天边玉楼去,江上草堂存。
蝇附俄千里,龙登有一门。
萧郎传旧业,击水看溟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思贤堂萧君筑室江上馆李先之既没李伯纪其堂曰思贤云二首其一》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组五言诗。该组诗共两首,分别写于元祐五年(1090年)和元祐七年(1092年)。这两首诗都是以李先之的事迹为背景,通过描绘李先之在江上馆所筑思贤堂的情景,表达对先人之哀思以及对自己人生境遇的反思。

第一首诗中,苏轼描述了李先之的居所——一个位于江边的馆舍——以及他在其中所筑的思贤堂。这个建筑不仅象征着李先之的高洁品格,也反映了他在政治生涯中的坎坷经历。苏轼在诗中表达了对李先之的敬仰之情,同时也透露出自己在面对人生困境时的感受。

第二首诗则是对第一首诗的一个补充,其中提到了李伯(即李先之的父亲)对思贤堂的贡献。李伯虽然已经去世,但他对儿子的期望和影响仍然深深地烙印在思贤堂中。苏轼通过这首诗再次表达了对先人的怀念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感慨。

这两首诗不仅是对李先之生平事迹的追忆,也是对作者个人生活经历的一种反思。它们共同构成了苏轼诗歌创作中的一个重要篇章,展现了他的文学才华以及深邃的人生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