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事三首 其一

茆栋依林出,松扉傍水斜。
浮苍围百叠,乱绿翳三叉。
屋破蜗书壁,庭芜鹤印沙。
小桃供一笑,已著两三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事三首 其一”是宋代诗人孙觌的一首七言绝句。该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同时寄寓了作者对美好时光流逝、人生易老的感慨。下面是对该诗的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
    茆栋依林出,松扉傍水斜。浮苍围百叠,乱绿翳三叉。屋破蜗书壁,庭芜鹤印沙。小桃供一笑,已著两三花。

  2. 诗歌注释

  • 茆栋:指屋顶上长着茅草的房梁。
  • 林出:形容房檐像树林一样伸展出来。
  • 松扉:指门旁的松树。
  • 浮苍:浮在水面上的绿色植物。
  • 百叠:形容水波层层叠叠的样子。
  • 乱绿:杂乱无章的绿色。
  • 翳三叉:遮蔽在三处。
  • 屋破:屋子破旧不堪。
  • 蜗书壁:形容墙壁上刻满了蜗牛的痕迹。
  • 庭芜:庭院中的杂草。
  • 鹤印沙:指沙滩上有鹤留下的足迹。
  • 小桃:指庭院里的桃花。
  • 供一笑:供人欣赏一笑。
  • 著两三花:已经开了两三朵花。
  1. 诗歌赏析
  • 形象生动: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春天的景象描绘得栩栩如生,如“茆栋依林出,松扉傍水斜”,形象地展现了春天的自然美景。
  • 意境优美:整首诗的意境优美,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诗人巧妙地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使得景物更加鲜活,富有诗意。
  • 寓情于景: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如“屋破蜗书壁,庭芜鹤印沙”,既展示了环境的简陋,也暗示了人生的短暂。
  • 韵律和谐:诗歌的韵律和谐,节奏明快,读来朗朗上口。尤其是“浮苍围百叠,乱绿翳三叉”两句,形象鲜明,音韵悦耳。
  1. 作者简介
  • 孙觌(1081~1169)字仲益,号鸿庆居士,常州晋陵(今江苏武进)人。南宋著名学者、文学家,尤长于四六文赋和诗词歌赋。他的作品多以咏史抒情为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其中《山房春事二首》等作品广为流传。
  1. 创作背景
  • 这首《春事三首 其一》可能是诗人在春天游赏时所作,通过观察自然景色,抒发内心的情感。
  1. 文学价值
  • 作为宋代文人的代表之作,《春事三首 其一》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性,还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审美情趣。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使其成为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孙觌的《春事三首 其一》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他们对生活的深深感悟。这首诗不仅是宋代诗歌艺术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对于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学的朋友们来说,深入了解这首古诗不仅能领略到其艺术魅力,还能深刻感受到古人的智慧与情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