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潭三首 其三

山空水净竹娟娟,玉砾金沙自炯然。
宿鹭惊窥潭底日,潜鱼翻动水中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龟潭三首 其三》是宋代诗人孙觌创作的一首古诗,通过描绘山空水净、竹娟娟翠的景象和宿鹭惊窥潭底日,潜鱼翻动水中天的动态画面,展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观图。下面是对该诗的介绍:

  1. 作者介绍
  • 孙觌(1083年—1162年)字仲益,号东阳野人,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与陆游、陈亮并称为“东南三贤”,在文学史上也享有盛誉。
  1. 诗歌原文
    山空水净竹娟娟,玉砾金沙自炯然。
    宿鹭惊窥潭底日,潜鱼翻动水中天。

  2. 诗意解析

  • 山空水净竹娟娟:这句表达了一种空旷、清澈的山林景色,给人以宁静致远的感觉。竹子在此处被赋予一种生机勃勃的姿态,象征着坚韧不拔的品质。
  • 玉砾金沙自炯然:描述了潭水表面如同玉石一样闪烁光泽,而沙砾则在阳光照射下反射出耀眼的光芒。这既形容了环境的清幽,也表现了自然之美的璀璨。
  • 宿鹭惊窥潭底日:通过描写宿鹭被潭底的日光惊醒的情景,展示了自然界生物对光与影敏感的反应,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场景。
  • 潜鱼翻动水中天:描绘了鱼儿在水中自由翻腾的生动场景,不仅体现了水的流动之美,也暗示了生命活力的旺盛。

《龟潭三首 其三》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歌,更通过细腻的笔触传递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读者在欣赏这首诗的同时,也能从中体会到诗人对于自然的敬畏与热爱,以及对和谐世界的向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