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陈及之 其五

吾非斯人谁与群,覆手翻手知交情。
天南海北有离合,此生此意无寒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陈及之·其五》是一首表达友情的诗歌,由宋人孙应时所作。此诗以深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下面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孙应时(1093年—1175年),字季和,号东瓯布衣,温州永嘉(今浙江省温州市)人。南宋时期著名的文人、学者,著有《烛湖集》。孙应时在文学上有着显著的成就,尤其擅长散文和诗词,对后世影响深远。
  1. 诗歌原文及翻译
  • 原文
    吾非斯人谁与群,
    覆手翻手知交情。
    天南海北有离合,
    此生此意无寒盟。

  • 翻译:我不是这世间的人,谁还能与我为伍?一举手一投足之间,我就知道我们的情谊深厚。虽然我们在天涯海角,但心中始终有彼此的存在。这份情谊,就像冬天里的火炉一样不冷。

  1. 诗歌鉴赏
  • 情感表达:这首诗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友情。诗人通过“覆手翻手知交情”这一形象的比喻,传达出深厚的人际关系。
  • 意境描绘:诗中的“天南海北有离合”,描绘了朋友之间即使身处不同的地方,依然能够维持深厚的友谊。这种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理解。
  • 文化价值: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友谊的一种体现。它反映了古人对于人际关系的看法和处理方式,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
  1. 历史背景
  • 孙应时在其任邵武军期间,尽管受到郡守的诬陷和排挤,但他始终坚持正义,最终因直言进谏而被贬职。这种经历使他更加注重友情,也更加珍惜与友人之间的交往。
  1. 艺术手法
  • 象征手法:诗中的“天南海北有离合”,象征着人与人之间可能因为各种原因而产生距离,但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变化,才使得友情显得更加珍贵和难得。
  • 比喻与夸张:诗人通过“覆手翻手知交情”这一形象的比喻,以及夸张的表达方式,使得诗歌的情感更加强烈和深刻。
  1. 现代意义
  • 友谊的重要性:这首诗强调了真挚友情的重要性,提醒人们在现代社会中要更加珍惜和维护人际关系。
  • 文化传承:作为宋代文学作品的一部分,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个人才华,也为后人提供了研究宋代文化和文学的重要资料。
  1. 创作背景
  • 时代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文人地位不高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对友情的珍视和追求。
  • 社会影响:孙应时的这首作品,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后来的文人墨客都受到了这首诗的影响,纷纷效仿,创作出了更多的友情主题的作品。

《和陈及之·其五》不仅是一首表达友情的诗歌,它还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和丰富的艺术内涵。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友情的意义,以及如何在现代社会中维护和发展这种珍贵的人际关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