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邢邦用 其二

十载潜心学有方,韬藏曾不露锋铓。
前途万里能脂辖,此志伤君死未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挽邢邦用其二》是宋代诗人孙应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深厚的怀念和不舍之情。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诗的内容:

  1. 诗人简介
  • 孙应时(1083-1169),字季和,号天觉居士,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的文学家、史学家。他的生平事迹在《宋史》中有较为详细的记载。
  1. 诗歌原文
    十载潜心学有方,韬藏曾不露锋铓。
    前途万里能脂辖,此志伤君死未忘。

  2. 诗意分析

  • 十载潜心学有方:这里的“十年”指的是诗人在学术上的深入研究和探索,而“潜心”则表明他在这十年间全神贯注于学习,未曾轻易显露自己的才华。
  • 韬藏曾不露锋铓:“韬藏”意味着隐藏或深藏,而“锋铓”则是指锋芒,此处比喻诗人的才华和志向深藏不露,未曾显露其锋芒。
  • 前途万里能脂辖:这里的“前途万里”形容未来的道路漫长广阔,而“脂辖”则是古代一种轻便的车马用具,比喻未来的路途虽远,但诗人有信心和决心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 此志伤君死未忘: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深的怀念和遗憾,他的志向因为朋友的去世而无法忘却,这种情感深深地融入了诗歌之中。

《挽邢邦用其二》不仅展现了孙应时的文学才能,也反映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逝去友人的深刻缅怀。这首诗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描绘,以及深刻的情感表达,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经典之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