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通鉴杂兴 其五

渭上耕屯望一秋,鼓行那复更迟留。
落星误尽痴儿辈,长说宣王抗武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读通鉴杂兴其五》是宋代孙应时的作品。孙应时,字颖叔,号清溪先生,绍兴馀姚人。他的文学成就体现在多个方面,包括诗歌、散文和历史评述等。

在《读通鉴杂兴其五》中,孙应时描绘了渭上的农耕景象,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对农耕生活的喜爱以及对劳动人民的赞美。诗句“渭上耕屯望一秋,鼓行那复更迟留”体现了他对农民辛勤劳动的尊重和对丰收的期望。同时,诗句中的“落星误尽痴儿辈,长说宣王抗武侯”也反映出孙应时对于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和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

孙应时的作品中还蕴含着对政治和社会现实的关注。他通过诗文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的失望以及对民生的关注。例如,在另一首诗中,孙应时写道:“平生作意轻羊舅,岁晚何心佞羯奴。”这句话反映了他对于权臣的不满以及对于正直官员的赞赏。

孙应时的文学作品不仅展示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而且体现了其对社会现实的独特见解和对人民生活的深切关注。通过对《读通鉴杂兴其五》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学的特点及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