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甲辰秋夜读书有感韵

物华相寻来,世事不足叹。
侯虫知春秋,宿鸟各昏旦。
百年相劳苦,且复加餐饭。
堂堂白日在,扰扰浮云散。
诗书信家法,朱墨窘官办。
三十二年非,还改当何惮。
低徊逢迎地,言笑纷晏晏。
嗟汝其惕然,舆衡有规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甲辰秋夜读书有感韵》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作于宋神宗元豐五年(西元一〇八二年)的秋天,当时作者正在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任知州。

下面是这首诗的内容: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乾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秋天的夜晚读书时,感受到秋风的猛烈,房屋被风吹得摇摇欲坠。他感叹自己年老力衰,不能像孩子们那样自由自在地玩耍。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消沉,而是充满了对天下寒士的关爱和担忧。他希望有一天能够看到一座坚固的大房子,庇护天下所有受苦受难的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