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照石佛

溪上石人何往矣,山中石佛是其畴。
若教石佛能谈妙,应有石人来点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寂照石佛》是南宋末年大臣家铉翁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通过描绘溪上石人和山中石佛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以下是对该文学作品的介绍:

  1. 作者简介
  • 家铉翁(约1213~1297),号则堂,南宋末年大臣,元初隐士。眉州人,身长七尺,状貌奇伟,威严儒雅。他的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1. 诗词原文
    溪上石人何往矣,山中石佛是其畴。
    若教石佛能谈妙,应有石人来点头。

  2. 诗意赏析

  • “溪上石人何往矣”:这句诗通过对溪上石人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静谧与和谐。石人的存在,给溪流增添了一份神秘感,使得整个景象更加生动有趣。
  • “山中石佛是其畴”:这句诗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的风景。石佛的存在,给人一种庄严、神圣的感觉。它不仅是自然的一部分,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象征。
  • “若教石佛能谈妙”:这里的“石佛”不仅仅是指自然景观中的石佛,更是一种象征。石佛的存在让人深思,它告诉我们要追求真理、智慧和内心的平静。
  • “应有石人来点头”:这句诗以石人来点头的方式,形象地表达了对真理的认可与尊重。这种回应不仅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理解。

《寂照石佛》是家铉翁创作的重要作品之一,它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通过对这首诗歌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