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宿云洞高峰山寺

孤峰八面何崚嶒,清寂楼台半古藤。
小径云闲松系马,上方钟定鸟窥僧。
雄观海署三千界,秀览烟山几万层。
萝风六月凉侵体,此景人间得未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夏日宿云洞高峰山寺》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描写了作者在夏天的一个夜晚,去云洞峰和高峰山寺游览时所见所感。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表达作者的心境,展现了一个宁静、清新的自然世界以及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脱。

全文如下:

夏日宿云洞高峰山寺

炎蒸郁成暑,
幽寂久无喧。
坐见石泉响,
卧聆风松根。
岩深花气重,
径滑屐痕存。
更欲穷林壑,
何由到上元。

解释:

  1. 第一联 “炎蒸郁成暑”:描述了夏日炎热的气候使得人们感到闷热难耐,暑气蒸腾,形成一种酷热的感觉。

  2. 第二联 “幽寂久无喧”:表明在这样炎热而又静寂的环境中,长时间没有听到人声或嘈杂的声音,强调了一种宁静的氛围。

  3. 第三联 “坐见石泉响”:坐在石洞中,可以听到石头缝隙中的泉水流淌声,增添了一种清凉之感。

  4. 第四联 “卧聆风松根”:在睡觉时也能听到风吹过松树根部的声音,让人感觉到大自然的和谐与宁静。

  5. 第五联 “岩深花气重”:描述山岩深处花香浓郁,花香弥漫在整个空间中,给人一种愉悦和放松的感觉。

  6. 第六联 “径滑屐痕存”:走在山路时,鞋子上的泥土痕迹表明山路崎岖,但这种艰苦的经历也带来了一种成就感。

  7. 第七联 “更欲穷林壑”:表达了想要进一步探索更多山水美景的愿望,显示出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8. 第八联 “何由到上元”:这里的“上元”可能是指山顶或高处,意味着虽然想要达到更高的地方,但实际上却难以实现或无法抵达。这可能是指诗人的一种无奈之情,或者是对现实的一种感叹。

整首诗通过对夏日山林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在炎热天气下的闲适与宁静心情。诗人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自己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态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