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伟归黄山

心和无白发,长带一琴行。
几路到君屋,数峰当郡城。
妻儿贫自乐,丹药岁烧成。
未必圣明代,终令隐姓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李伟归黄山》是宋代诗人徐照的作品,体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徐照(1220—1287),字子照,号灵溪,宋英宗治平二年生于建州建安(今福建建瓯市)。他是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与杨万里、陆游并称为“南宋三大家”。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善于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使得诗作富有生动性和表现力。

  2. 诗作原文:心和无白发,长带一琴行。 几路到君屋,数峰当郡城。 妻儿贫自乐,丹药岁烧成。 未必圣明代,终令隐姓名。

  3. 诗作赏析:这首诗通过描写李伟归山的路途以及其家乡的自然风光,展现了一种远离尘嚣、追求自然宁静的生活态度。诗中的“几路到君屋”,可能指的是一条通往友人居所的道路,象征着友情的延续与亲近;而“数峰当郡城”,则描绘了一幅山水相依的美丽图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4. 艺术特色:徐照的诗歌在艺术形式上追求简洁明了,但不失含蓄深意。他善于运用自然景物来表达情感,使读者能够在阅读中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波动。同时,他在诗中融入了自己对生活的理解,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这使得他的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哲理性。

  5. 历史地位:在宋代文学中,徐照的诗作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表达而独树一帜。他的诗歌不仅在当时受到推崇,后世也一直被传颂。徐照的诗学思想对于后来的文人有深远的影响,为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启示。

《送李伟归黄山》不仅是徐照个人情感的真实写照,也是宋代文学风貌的一个缩影。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友人归隐生活的赞美,展示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