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犬闻人出,门当青栎林。
固知多不在,自欲远相寻。
宵短馀香印,林疏出磬音。
昨来曾寄茗,应念苦吟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卧犬闻人出,门当青栎林。
固知多不在,自欲远相寻。
宵短馀香印,林疏出磬音。
昨来曾寄茗,应念苦吟心。
《访观公不遇》是徐照创作的宋代诗歌。
《访观公不遇》的原文如下:
卧犬闻人出,
门当青栎林。
固知多不在,
自欲远相寻。
宵短余香印,
林疎出磬音。
昨来曾寄茗,
应念苦吟心。
这首诗作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内心情感的真挚表达。首联“卧犬闻人出,门当青栎林”通过描绘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象,为全诗营造了一种超脱世俗、归隐山林的氛围。颔联“固知多不在,自欲远相寻”则透露出诗人对故人的怀念之情,以及自己想要亲自寻找的迫切愿望。颈联“宵短余香印,林疎出磬音”进一步描绘了夜深时分,诗人在山林中独处的情景,以及那独特的余香与稀疏的磬音交织出的宁静氛围。尾联“昨来曾寄茗,应念苦吟心”则是诗人对过去共度时光的回忆,以及对朋友思念之情的表达。
《访观公不遇》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及精神追求。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人的深切怀念。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宋代文化背景及诗人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