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僧楮衾

练从秋水桂华乡,雅称分供衲子床。
一段温和云共软,十分明洁月争光。
吟魂有梦圆春草,禅骨无因怯晓霜。
金帐绣衾皆业境,此中清趣最深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遗僧楮衾是一首宋代诗人徐集孙创作的诗。下面将深入探讨这首诗词的原文、注释、翻译以及鉴赏:

  1. 诗词原文
    练从水桂华见乡,雅称分供衲子床。
    一段温和云共软,十分明洁月争光。
    吟魂有梦圆春草,禅骨无因怯晓霜。
    金帐绣衾皆业境,此中清趣最深长。

  2. 诗词注释

  • 《遗僧楮衾》由宋代诗人徐集孙创作。
  • 本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与禅宗意境,表达了作者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向往。
  1. 诗词翻译
  • 在水边的桂花树下,我感受到了故乡的气息。
  • 这柔软的云朵与皎洁的月光相映成辉。
  • 我的思绪如同梦一般飘散在春天的草地上。
  • 我的禅修之身不畏清晨的霜寒。
  • 金帐绣被都是尘世之物,在这宁静的环境中,最是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1. 诗词分析
  • 徐集孙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致远的自然风景画,其中蕴含着深厚的禅意和隐逸情怀。
  • 诗中“吟魂有梦圆春草”一句,形象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憧憬和渴望逃离尘世纷扰的愿望。
  • “禅骨无因怯晓霜”,则透露出诗人对于禅悟生活的坚定信仰和对寒冷清晨不畏惧的精神。
  • “金帐绣衾皆业境,此中清趣最深长”反映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喜爱,以及对这种生活背后所蕴含深远意义的理解。
  1. 诗词鉴赏
  • 《遗僧楮衾》不仅是一首描写景致优美的诗歌,更是徐集孙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佳作。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内心的抒发,诗人展现了一种超越物质享受、寻求心灵净化的生活态度。
  • 该诗体现了宋代诗歌中常见的山水田园风格,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静观其变的人生哲学。

《遗僧楮衾》作为徐集孙的代表作之一,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感染了后世读者,也成为了研究宋代文学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人们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美学价值和哲理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