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人进太皇挽词(其五)

导骑鸣鞭去,魂车恋阙迟。
梓宫何处宿,幄殿夕阳时。
天上有名姓,人间无路歧。
三泉深百尺,神御复何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代人进太皇挽词(其五)》是北宋时期聋人教官徐积创作的一首诗歌。这首诗通过对皇帝驾崩场景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国家政治动荡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诗歌原文如下:

导骑鸣鞭去,魂车恋阙迟。 梓宫何处宿,幄殿夕阳时。 天上有名姓,人閒无路歧。 三泉深百尺,神御复何之。

诗中“导骑鸣鞭去”和“魂车恋阙迟”,形象地展现了皇家丧事的隆重与哀伤。诗人通过“梓宫何处宿,幄殿夕阳时”表达了帝王的遗体尚未安葬,而天已渐晚。接着,“天上有名姓,人閒无路歧”进一步强调了帝王的神秘性和人间的无知,以及人们在这种重大变故面前的无力感。最后,“三泉深百尺,神御复何之”以夸张的方式表达了对帝王灵魂去向的无尽遐思与不解。

《代人进太皇挽词(其五)》不仅是一首表达哀悼之情的文学作品,更是一次深刻的历史反思和人性探索。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当时社会政治局势的忧虑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无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