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雷峰

雷峰顶上两三松,挺秀扶疏印碧空。
坐石倚筇看不足,此心游泊太虚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对雷峰》是宋代诗人徐侨所作的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诗。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受,也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隐逸情怀。

徐侨通过对雷峰顶上松树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心游太虚的意境。“雷峰顶上两三松”一句,通过具体而微的景象,勾勒出了山岳之巅的雄伟景象,而“挺秀扶疏印碧空”则进一步渲染了松树挺拔苍翠,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的壮丽画面。

诗中“坐石倚筇看不足”表达了诗人驻足观赏时的无限遐想。这里,“倚筇”即指依仗手杖,而“看不足”则反映了诗人对美景流连忘返的心境。徐侨用“此心游泊太虚中”来点明自己内心所感受到的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和自在。

《对雷峰》作为宋诗中的佳作,不仅是徐侨个人审美情趣的体现,也是宋代文人追求心灵自由、远离尘嚣生活状态的一种反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山水诗常常承载着文人的情感寄托和文化理想。徐侨借助于雷峰这一特定地点的自然景观,抒发了自己对自然和谐共处、精神自由的向往。

《对雷峰》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不仅让读者领略到了宋代诗歌的风韵,也让人们对自然美景有了更深的感悟和理解。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认识到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文化追求,进而对中国古典文学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有更加全面的认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