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溪八景 其四 潘溪夜月

溪月濯银盘,溪桥卧脩軏。
沙净碧波寒,分明见蟾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觉溪八景 其四 潘溪夜月》是宋代诗人徐经孙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意境和精湛的文笔被后人传诵。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徐经孙,字仲立,初名子柔,江西丰城人。理宗宝庆二年(1226年)进士,曾历任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职,因直言不讳得罪贾似道而被罢免。他的仕途颇为坎坷,但文学成就斐然,留下了众多传世之作。

  2. 诗歌原文
    溪月濯银盘,溪桥卧脩軏。
    沙净碧波寒,分明见蟾阙。

  3. 诗句解析

  • 溪月濯银盘:形容月光如银盘般洒落,洁净而明亮。
  • 溪桥卧脩軏:描绘了溪边的桥梁造型古朴,仿佛卧着的修长木梁。
  • 沙净碧波寒:描绘了清澈的河水在夜色中显得更加清冷,沙粒洁白,波光粼粼。
  • 分明见蟾阙:月亮清晰可见,如同挂在天边的宫殿,给人以神秘和宁静的感觉。
  1. 创作背景与鉴赏:此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作者的个人经历有关,也可能是为了表达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徐经孙的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美,还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和哲思,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自然的感悟力。

《觉溪八景 其四 潘溪夜月》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绝美诗篇,也是徐经孙个人情感和哲学思考的体现。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跨越了时空的限制,至今仍被人们所传颂和赏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