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怀五首 其二

朱云岂是丞相吏,子房偶作帝者师。
去就谁能明此道,西风落木鬓成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书怀五首》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一组七言绝句。该组诗共包括五首,其中第二首题为“其”。以下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

  1. 诗歌原文
    朱云岂是丞相吏,子房偶作帝者师。
    去就谁能明此道,西风落木鬓成丝。

  2. 诗意解析

  • 朱云与子房的比喻:诗中的”朱云”和”子房”指的是汉朝的两位重要人物。朱云因其直率敢于直言被认为不适合担任丞相这样的高位,而韩信(子房)则被视为能辅佐帝王的智者。这种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于理想与现实差异的感慨。
  • 去就问题探讨:”去就”即选择留下还是离开的问题。在这首诗中,作者提出了一个深刻的疑问:在政治环境中,一个人如何才能坚守自己的信仰和理念?
  • 西风落木的隐喻:”西风落木”常用来比喻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景象。在这里,它也暗示了岁月的无情以及个人对变化的无奈。”鬓成丝”则形象地描绘了因年岁增长而白发增多的情景,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沧桑感和岁月的沉重。
  1. 创作背景
  • 陆游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政治动荡、社会矛盾尖锐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陆游的政治抱负和个人遭遇都充满了坎坷和辛酸。因此,他的作品中常常流露出对国家、民族和个体命运的深切关注和深沉思考。
  1. 艺术特色
  • 简洁的语言:《书怀五首》以其简练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著称。每一句都像是一颗珍珠,串联起来形成了一串美丽的项链,展现了陆游精湛的艺术造诣。
  • 深刻的思想内容: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未来的展望,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人生、政治、社会的种种感慨。这不仅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反映了他对时代的深刻思考。
  1. 历史影响
  • 《书怀五首》不仅在当时受到读者的喜爱,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陆游的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感和对理想与现实的探索,激励了许多后来的文人墨客。
  1. 现代解读
  • 在现代,人们可以从中汲取到关于坚持信仰、勇于担当的启示。同时,这首诗也提醒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书怀五首》不仅是陆游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研究宋代历史和文学的重要文献。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内容,展现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和个体命运的深切关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