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余晋仲游庐山

登山信有道,游山诚好奇。
胸中无丘壑,历览将何为。
庐君倚天立,秀甲东南垂。
非有千里遥,汇泽同津涯。
平生几入梦,未往神先驰。
玄烟锁青牛,鹿场草离离。
竹林隐云表,真汉不可窥。
子行勿浪漫,寻访宜舒迟。
灵扃凭谁启,绝学从谁师。
老我世味淡,爱山心不移。
床头赤藤杖,时作龙吟悲。
为我谢庐君,行当赴幽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余晋仲游庐山》是宋代诗人徐瑞的作品,全文如下:登山信有道,游山诚好奇。胸中无丘壑,历览将何为。庐君倚天立,秀甲东南垂。非有千里遥,汇泽同津涯。平生几入梦,未往神先驰。玄烟锁青牛,鹿场草离离。竹林隐云

在这首诗中,徐瑞通过对庐山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诗中的“登山信有道,游山诚好奇”,意味着登上高山有着自然的规律,而游历山川则充满了新奇感。诗人以“胸中无丘壑,历览将何为”开篇,表达了自己心中缺乏对自然景观的感受和理解,进而引出下文对庐山的描述。

诗的后半部分,“庐君倚天立,秀甲东南垂”,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的地理位置和壮丽景象。诗人用“非有千里遥”来强调庐山虽远但近在眼前,而“汇泽同津涯”则暗示了庐山周围丰富的水资源。这两句不仅赞美了庐山的自然美景,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诗中“平生几入梦,未往神先驰”表达了诗人对庐山的向往之情。虽然自己尚未亲自前往,但内心已经为之激动。这里的“神”指诗人内心的感受,而“驰”则表达了一种急切的心情。诗人通过这样的表达,将自己对庐山的美好愿望投射到了读者心中。

“玄烟锁青牛,鹿场草离离”两句则是诗人对庐山另一面的描写,即庐山的山林景色。这里的“玄烟”可能是指云雾缭绕的景象,而“青牛”则可能是诗人对山中某种动物的想象。而“鹿场草离离”则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林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

《送余晋仲游庐山》是一首充满山水之美的诗歌,它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庐山的自然风貌和诗人的情感世界。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为后世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