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趼踏九州,一源贯九流。
岁晚天报子,兹楼敛其秋。
正西苍龙尾,下掉白鹭洲。
旁人为我叹,污渎横吞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重趼踏九州,一源贯九流。
岁晚天报子,兹楼敛其秋。
正西苍龙尾,下掉白鹭洲。
旁人为我叹,污渎横吞舟。
《凄其岁晚不胜乡国坟墓之情再得四篇赠宗之毋以示他人也 其二》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后期,当时作者流落梓州(今四川三台)。公元763年(唐肃宗上元二年)春,杜甫因避兵乱而移居成都草堂。他怀念故园,写下了此诗。
原文如下:
凄其岁晚不胜乡国坟墓之情再得四篇赠宗之毋以示他人也
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皇都。
书疏见日观,意气尽今古。
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
居然成濩落,白首不见招。
铭心镂父母,悬命贯君侯。
鼎铛遭薄俗,举坠更在不?
顾惭千里目,流泪仰天笑。
这首诗反映了杜甫在乱世中的孤独与无奈,以及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