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归逢甥李相如汴中

蛮乡俟天形,畏蠚复惮暑。
梦甥来万里,竹响风动宇。
如今真似梦,相对别恨吐。
平生窘执辔,白面力如虎。
谁令斗指日,江使堕渔罟。
桃僵李为仆,遗佩满江渚。
常忧抱石死,无复脚踏土。
那知徼时愿,起废遇明主。
旷调已远迹,未用矜杜举。
但忧世议隘,亡弓不亡楚。
吾甥学孔子,况乃父母鲁。
如闻四门辟,未信溯洄沮。
上书闵魃旱,膏以神灵雨。
北海自有人,高丘岂无女。
尔壮观尔能,吾归固吾所。
期甥二儿上,馀子不足数。
何以喻吾心,酌此湘吴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玉溪归逢甥李相如汴中》是宋代诗人晁补之的作品。《玉溪归逢甥李相如汴中》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人生经历的感慨,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感情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从艺术特色来看,这首诗歌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它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自然景观,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使人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变化和内心世界。同时,诗歌中的意象运用得当,如“畏蠚复惮暑”、“竹响风动宇”等,不仅形象地描绘了季节变换和环境气氛,还增加了诗歌的层次感和深度。

从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的角度来看,这首诗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宋代这样一个社会动荡、文人辈出的时代,诗人晁补之通过自己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个人的心声。这首诗不仅是他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一种记录和评论。通过对这首诗的理解,人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社会心态。

《玉溪归逢甥李相如汴中》是一首充满深情的文学作品,它不仅展示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和生活经历,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社会风貌。这首诗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使其成为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至今仍被广泛传颂和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