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李秀才成季负日轩

卢敖游八极,末至北阴墟。
卒然蒙谷幽,睹一奇丈夫。
泪注而鸢肩,深目玄髭须。
轩轩迎风舞,自得乐有馀。
见敖默弗言,慢然下臂趋。
敖私蹑其后,若士意不愉。
曰子亦何为,迷缪至此乎。
此虽穷荒北,尚或逢日乌。
过是有玄关,晦墨不可居。
语竟若欺魄,摄身没空虚。
始予读秦记,疑是忽帝徒。
今聆天随言,乃与夸父俱。
逐日下虞谷,力穷尚嗟吁。
阳舒固物理,我亦安于于。
若士独何气,幽沉山海隅。
浑沌死已久,人生信多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李秀才成季负日轩》是宋代文学家晁补之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和志向的思考。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介绍:晁补之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学者,他的文学作品多表现出深厚的文化修养和对自然景观的热爱。《题李秀才成季负日轩》就是其作品中的佼佼者,体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
  2. 作品原文:卢敖游八极,末至北阴墟。卒然蒙谷幽,睹一奇丈夫。泪注而鸢肩,深目玄髭须。轩轩迎风舞,自得乐有馀。见敖默弗言,慢然下臂趋。敖私蹑其后,若士意不属。
  3. 创作背景:《题李秀才成季负日轩》的创作背景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意义。晁补之可能曾在游历中偶遇一位才华横溢的士人,并被其独特的气质所吸引。在这首诗中,晁补之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描写,表达了对这位“奇丈夫”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其人格魅力的赞赏。诗中的“负日轩”象征着士人的高尚情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
  4. 作品赏析:从文学价值角度来看,《题李秀才成季负日轩》以其精炼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展示了晁补之作为文人的艺术追求。诗中“轩轩迎风舞”一句,形象地描绘了人物与自然的互动,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种悠然自得的境界。此外,诗中的人物形象饱满且具有层次感,使得整首诗歌富有立体感和动态感。
  5. 思想内核:通过对“奇丈夫”的赞美,晁补之传递了一种对高洁品格的向往和追求。诗中的“自得乐有馀”,不仅是对人物性格的写照,也反映了诗人自身对于超脱世俗、返璞归真的生活哲学的追求。
  6. 艺术特点:晁补之在《题李秀才成季负日轩》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诗句更加生动形象,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题李秀才成季负日轩》不仅在艺术上展现了宋代文学的魅力,更在思想内涵上给人以启迪,值得深入品味与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