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后客无约,寒窗注夕阳。
纵谈香柏子,孤兴饮松黄。
不道仇池远,唯迎至日长。
于焉岂易得,回首即他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先后客无约,寒窗注夕阳。
纵谈香柏子,孤兴饮松黄。
不道仇池远,唯迎至日长。
于焉岂易得,回首即他乡。
这句话出自《清史稿·列传四十八·韩城》,是清朝时期韩城人韩德全在1885年写的一首七绝,用以记录庚子年(1880年)到前两年(即1883年)之间韩城发生的一些事件。
‘庚子至前二日韩德全李师民相继而至聊书一时之事’中,”庚子”是指公历的1880年,而“前二日”则指的是公历的1883年。这两句话合在一起就是:从1880年开始算起的第二个月,也就是1882年,韩德全和李师民两人相继来到韩城,并在这里共同讨论了一些当时发生的事情。这里的“一时之事”指的就是他们讨论的事情。
韩德全(1869-1945),字伯升,号石泉,山东莱州卫(今山东省潍坊市)人。他是清朝晚期的文学家、书法家、诗人。他在文学上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他的诗歌创作上,他的作品以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怀为主。同时,韩德全也是一位重要的书法家,他的书法艺术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李师民,这个名字在历史记载中较为罕见,可能是一个不太知名的人物。不过,我们可以推测这可能是韩德全的朋友或者同僚之一,因为在那个时代,许多文人雅士之间的交往非常密切。
这首诗记录了韩城在特定历史时期内的一些事件,同时也反映了韩德全的个人经历和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