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高庭院杨花转,闲淡春风。
昨夜匆匆,颦入遥山翠黛中。
金盆水冷菱花净,满面残红。
欲洗犹慵,弦上啼乌此夜同。
采桑子 其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所作的词,并非出自清朝俞樾之手。此词是欧阳修晚年退居颍州时的作品之一,写于其暮春时节观赏湖景时的闲适之情。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创作背景:欧阳修在退居颍州时,经常在西湖边欣赏美景,此词即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欧阳修以其丰富的学识和深邃的感悟,将个人的闲适情感与对自然美的赞美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艺术特色:在艺术表现上,《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运用了细腻的笔触和清新的语言,描绘出了一幅幅宁静而美丽的西湖春色图。词中的“群芳过后”四字,既点明了时令,又暗示了万物生长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衰歇。
思想内容:尽管作品主要描绘的是自然景色,但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同样引人深思。通过对比群芳逝去后的西湖之静谧,欧阳修表达了一种超脱物外、淡泊明志的人生态度和对美好事物流逝无常的哲思。
文化影响:此词不仅在当时受到广泛传颂,而且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被后人多次引用和改编,成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词作,更是一部融合了自然美和人文情怀的艺术佳作。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中国古代诗词的韵味和魅力,以及诗人对于生命、自然和情感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