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向西风折翅归,每欣黄菊满疏篱。
十书诣阙无知己,千里离家有路歧。
岁月易惊孤客梦,文章难比少年时。
荻花芦叶休凄怨,自有新开窦桂枝。
金陵秋赋别江寿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金陵秋赋别江寿翁》是一首由宋朝诗人柴望创作的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详细介绍:
诗歌原文:忆向西风折翅归,每忻黄菊满疎篱。十书诣阙无知己,千里离家有路歧。岁月易惊孤客梦,文章难比少年时。荻花芦叶休凄怨,自有新开窦桂枝。
作者介绍:柴望(1212年—1280年),字仲山、号秋堂,衢州江山(今属浙江)人,宋理宗宝佑五年(1257)状元及第。绍定年间为太学上舍生,淳祐六年(1246年)撰成《丙丁龟鉴》,陈述历史上丙午、丁未年之吉凶祸福。景炎二年(1277年),授迪功郎、史馆国史编校。宋亡不仕,隐居以终,著有《秋堂集》。
诗歌赏析:该诗表达了诗人对西风和黄菊的深切感受,展现了他在仕途不顺时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望。诗中“十书诣阙无知己,千里离家有路歧”描绘了诗人孤独前行的情景,而“岁月易惊孤客梦,文章难比少年时”则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感伤。同时,诗歌中还蕴含着对未来新生事物的期许与祝福,如“荻花芦叶休凄怨,自有新开窦桂枝”。这首诗不仅体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和政治立场,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政治环境。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的文化和社会风貌,以及诗人在政治动荡和个人遭遇中的复杂心态。
通过对这首诗词的深入分析,可以看到诗人柴望在面对困境时的坚韧和乐观精神。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以及诗人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