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楼秋夕

楼高古城绕,无奈漏声催。
幽梦风吹断,新吟月送来。
江长渔唱远,云冷雁声哀。
明日重阳酒,黄花开未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江楼秋夕》是宋代诗人真山民所作一首词。这首作品以其深邃的意境和独特的情感表达,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占有一席之地。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及其背后的文化意义:

  1. 作者介绍
  • 真山民:真山民,字明远,号东湖野客,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诗人。真山民的诗作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他的诗歌在当时受到广泛赞誉,被视为宋诗的代表之一。
  1. 诗词原文
  • 江楼秋夕
    楼高古城绕,无奈漏声催。
    幽梦风吹断,新吟月送来。
    江长渔唱远,云冷雁声哀。
    明日重阳酒,黄花开未开。
  1. 诗词解读
  • “楼高古城绕”:描绘出江楼之高耸入云,周围被古城墙所环绕的景象,展现了一种古朴而又庄严的氛围。
  • “无奈漏声催”: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循环不可抗拒,体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幽梦风吹断”: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以及梦境与现实的模糊界限。
  • “新吟月送来”:反映了诗人在月光下创作的灵感与情感的转变,月亮成为了他情感寄托的象征。
  • “江长渔唱远”:描绘了江水宽广,渔歌悠扬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对远方故乡的思念之情。
  • “云冷雁声哀”:通过描写寒冷的天气和大雁的叫声,传达出一种秋天的凄凉和寂寞感。
  • “明日重阳酒”:提到了重阳节,即农历九月九日,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常与赏菊、登高等活动相关联,诗人借此抒发对未来节日的期待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 “黄花开未开”:借指菊花开放与否来比喻或反映人生的喜忧参半,既有花开的喜悦,也有凋零的忧伤,表达了一种复杂的情感体验。

《江楼秋夕》不仅展示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才华,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社会风貌和历史背景。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中国古典诗歌的独特魅力及其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