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乐诗四首 其一

优游无事只耕田,顾我归耕子已先。
可但千仓良足乐,不收一粒亦欣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耕乐诗四首 其一》是宋代袁甫的作品,这首诗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邃的内涵展现了作者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诗歌原文:一片灵明自有田,当仁那肯逊儒先。归来不说溪山好,只说癯仙气浩然。
  2. 诗歌背景:袁甫是宋代宁宗嘉定七年(1216年)的进士,他年少时就秉承家学,并且接受了杨简的教育。袁甫在仕途上有一定的建树,他在担任秘书省正字期间,提出了关于军事防守的重要建议,主张严守帅之选,并兴屯田之策。这些经历使他深刻理解了农耕文化的重要性,并在诗歌中表达了对农耕生活的热爱和赞美。
  3. 诗歌主题:袁甫通过《耕乐诗四首 其一》表达了自己对于农耕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于儒家文化的尊崇。他认为,耕作本身就是一种高尚的行为,不需要追求过多的粮食储备,因为内心的满足和平静才是最重要的。这种思想体现了他的归隐田园的理想,以及他对自然和简朴生活的追求。
  4. 艺术手法:袁甫在这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如“一片灵明自有田”中的“灵明”,象征着自然界的智慧和规律。他通过“当仁那肯逊儒先”表达了自己与儒者不同的人生态度,即在农耕之余,也能保持一颗谦逊的心。而“只说癯仙气浩然”则形象地描绘了他自己清贫而高洁的气质,以及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5. 诗歌影响:袁甫的《耕乐诗四首 其一》在当时就受到了人们的广泛赞誉。他的诗歌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首诗的影响力逐渐扩大,成为了中国古代田园诗歌的经典之作,被后人传颂不衰。

《耕乐诗四首 其一》不仅是一首表达对农耕生活热爱的诗歌,也是袁甫个人品格和哲学思想的体现。这首诗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值得读者细细品味和深思。

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宋代的文化背景、士大夫的生活理想以及他们对自然的态度。同时,这首诗也启示人们,在追求物质的同时,不应忽视精神层面的满足,保持内心的平和与独立,才能真正实现人生的快乐与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