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近皆僧刹,西村八九家。
得鱼无卖处,沽酒入芦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远近皆僧刹,西村八九家。
得鱼无卖处,沽酒入芦花。
郭祥正的《和杨公济钱塘西湖百题 其二十六 西村》是一首描绘西湖西村景色的宋代诗歌。
郭祥正,字功父,又一作字功甫,号谢公山人、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他出生于当涂(今属安徽),但仕途并不顺利。他在皇祐五年中进士,历任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职,虽然在朝为官,但他从不谋求一金,其政声颇佳。郭祥正一生创作了1400余首诗,并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该诗描述了西湖西村宁静而古朴的生活画面。诗中的“远近皆僧刹”描绘出西村周围众多的寺庙,而“西村八九家”则透露出村落的密集与和谐。诗句“得鱼无卖处,沽酒入芦花”表达了当地居民生活的简朴与纯朴,鱼儿无法卖出去,只能购买酒来解渴。这里的“沽酒入芦花”形象地描绘了一种悠然自得的乡村生活场景,让人感受到西湖西村的静谧与和谐。
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西村的自然风光、人文环境,也展现了诗人自身的情感世界。它不仅是对西湖西村自然景观的真实写照,更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一种颂扬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