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登南楼怀元舆三首 其三

朽株难倚暖风吹,一日萌芽亦有时。
试上高楼南北望,无私春力少人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再登南楼怀元舆三首 其三”是北宋诗人郭祥正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

  1. 作者简介:郭祥正,字功父,自号林泉居土,江西临江人。他是一位多产的诗人,在宋代文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其作品风格多变,既有豪放的词风,也有深沉的哲理诗,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和历史的深刻感悟。

  2. 诗歌原文
    朽株难倚暖风吹,一日萌芽亦有时。
    试上高楼南北望,无私春力少人知。

  3. 诗歌内容解析

  • 第一联“朽株难倚暖风吹,一日萌芽亦有时。”:这里通过“朽株”与“春力”形成对比,暗示即便是看似无用或腐朽的东西,也可能在某个时刻迎来新生。这里的“暖风吹”,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生命的复苏,即使那些看似难以依靠的植物,也会在春风中感受到生机。
  • 第二联“试上高楼南北望,无私春力少人知。”:诗人登上高楼,面向南北方向望去,看到的可能是一片荒芜的景象,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感到绝望。相反,他看到了春天的力量,虽然这股力量可能不为多数人所知。
  1. 情感表达
  • 孤独与哲思:此诗反映了诗人在高处独自沉思的情景,通过观察周围环境的变化,抒发了对生命无常和个人境遇的思考。
  • 乐观与坚持:尽管面对荒凉的景象,诗人仍然保持乐观的态度,认为即使是最不起眼的事物,也有可能在适当的时机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1. 艺术手法
  • 象征与隐喻:诗中的“朽株”和“春力”不仅是具体的意象,也蕴含了更深层次的象征意义,如生命的顽强和希望的力量。
  • 空间与时间的对话:通过描述诗人在不同高度和不同方位的视角,诗歌构建了一个多层次的空间场景,使读者能够从多个角度去感受和思考。
  1. 文化价值
  • 反映社会现实: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述,间接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状况,尤其是在政治动荡和社会变革的背景下,诗人通过自然景观来表达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
  • 启发与教育意义:此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为读者提供了一种看待世界和生活的独特视角,鼓励人们在困境中寻找希望,保持乐观的心态。

《再登南楼怀元舆三首 其三》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的诗歌,更是一首充满哲思和深意的作品。它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向人们展示了生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及对未来的积极期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