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公桧呈淮南运使金部 此桧系鲁侍郎漕淮日手植

淮南庭中有苍桧,仰视团团翠为盖。
直干每容鸾凤栖,盘根深压鲸鳌背。
北风夜作兵阵声,恐取蛟龙斩天外。
呼童出屋为我窥,摩飐清阴月光碎。
问谁植之前蒋公,得地倏经三十载。
不同种杏上青天,正似甘棠有遗爱。
使华今复见公孙,太平事业钟一门。
祖庙冠盖渐尘土,却嗟此桧春长存。
孤高岂忘栽培力,秀发兼承造化恩。
已看枝叶饱霜露,终作栋柱扶乾坤。
新诗编联尽珠玉,光大先烈听篪埙。
更忆丹青妙画手,进入明堂逢至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蒋公桧呈淮南运使金部 此桧系鲁侍郎漕淮日手植》是宋代诗人郭祥正所作,全诗如下:

淮南庭中有苍桧,仰视团团翠为盖。直干每容鸾凤栖,盘根深压鲸鳌背。

北风夜作兵阵声,恐取蛟龙斩天外。呼童出屋为我窥,摩飐清阴月光碎。问谁植之前蒋公,得地倏经三十载。不同种杏。

这首诗描绘了一棵苍劲的桧树,它屹立在淮南庭院之中,仿佛是一片郁郁葱葱的翠绿屏障。诗中的“直干”指的是桧树的主干,它的挺拔使得鸟儿得以栖息;“盘根”则形容了桧树深深的根系,如同巨大的鳌鱼背一样。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形象的比喻,如将桧树枝叶比作鸾凤栖居,将树干比作鲸鱼背,都表达了桧树的威武和雄壮。

最后两句“问谁植之前蒋公,得地倏经三十载”,表达了作者对这棵桧树的好奇和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北宋时期的政治氛围和社会环境。通过这首诗,读者能够感受到宋代文人对于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对于历史遗迹的关注。

《蒋公桧呈淮南运使金部 此桧系鲁侍郎漕淮日手植》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古诗,它不仅展现了桧树的自然美,还蕴含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宋代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以及文人的审美情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