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妃袝庙挽词二首 其二

帝位重明久,王仪一品尊。
诏更神主号,义诎母慈恩。
老柏遗萧寺,新陵袝濮园。
千年嵩洛气,长发在元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濮妃袝庙挽词二首 其二”是宋代诗人陈襄的作品,这首诗以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先帝濮妃的哀思以及对皇室尊崇礼仪的感慨。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诗人背景
  • 陈襄生平:陈襄是宋朝时期的一位著名文学家,他的诗歌作品多表现出对朝廷礼仪与孝道的推崇,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儒家思想。陈襄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其诗文在当时享有盛誉,被后人传颂。
  • 时代背景:宋朝时期政治相对稳定,文化艺术繁荣发展,诗人们通过作品表达对国家、对人民、对历史的见解和情感。陈襄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他的文学作品也深受当时社会文化氛围的影响。
  1. 诗句赏析
  • 天子徽柔德:这句话表达了对皇帝品德温和与德行的赞美,反映了作者对君主的尊敬。
  • 神资鞠育仁:这里赞扬了皇帝的仁慈与智慧,显示了皇权对国家的治理和人民生活的关心。
  • 来归声子室:描述了皇帝回归京都的情景,彰显了皇权的稳固与权威。
  • 去锡大任身:指出皇帝将重要的职责赋予臣子,体现了君臣之间的责任和使命。
  • 白日佳城启:用白日比喻皇帝驾崩后的新朝,表达了对新朝的期许与祝福。
  • 黄麾法杖新:描述皇帝更换庙号以示孝道,体现了对母亲深深的敬意。
  • 行观升袝l礼:描述了皇帝为先帝举行的隆重葬礼仪式,彰显了皇族间的深厚亲情。
  • 箫鼓凤台春:描绘了葬礼现场的音乐与热闹场景,反映了皇族成员的悲痛与哀悼之情。
  1. 文化意义
  • 孝道伦理:这首诗通过对皇帝的描写和对先帝濮妃的哀悼,强调了孝道的崇高地位和家族间的责任意识。
  • 宫廷礼仪:诗中涉及的皇帝更名、祭祀等行为,展示了古代宫廷的繁复礼仪和对先祖的尊敬。
  • 历史记忆:通过诗歌这一形式,诗人陈襄不仅记录了历史的事件,还传达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濮妃袝庙挽词二首(其二)》作为陈襄的作品,不仅仅是对个人情感的宣泄,更是对整个王朝文化和礼仪的记载。通过这首诗,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朝廷礼制的重视以及对先帝的敬仰之情。

相关推荐